近些年,很多高校探索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學位服,不斷引發社會關註。今年,江蘇師範大學連續第三年舉行研究生漢服畢業典禮,因有教育部的官員應邀出席,所以格外引人註意,也激起了熱議。
  當下社會廣為熟悉的學位服包括學位帽、流蘇、學位袍和垂布四部分組成,1994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定通過,並下發《關於推薦使用學位服的通知》,稱這種學位服“既有中國特色又符合世界慣例”,將之作為統一規範的學位服,向全國學位授予單位推薦使用,同時要求其他樣式的學位服一律廢止。
  可是,引發質疑和詬病的是,這種學位服中國元素很少,西方特色突出,基本上照抄自歐美學位服。歐美學位服源於中世紀的歐洲教會大學,本是基督教的教士袍。鴉片戰爭以後,西方文化強勢進入中國,對中國教育制度帶來巨大影響同時,西式學位服也由此傳入國內。
  近代以來,伴隨國勢衰微,國人一度唯西方文化馬首是瞻,陷入了整體性反傳統的文化迷局,在割裂和否定本民族文化傳統的同時,也將傳統服飾作為腐朽落後文化的代表性符號,一起予以否定。在經歷了全民綠軍裝、“灰螞蟻”的時代後,隨著國力恢復,中華文化終於漸進復歸,這同時催生了國服復興,其中,“漢服運動”最為引人註目,傳統中式學位服則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。
  按理說,長期反傳統文化的慘痛教訓,應使得我們面對中國高校探索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學位服時,不再將其當成一個問題,遺憾的是,在今天的中國,這仍然是一個引發巨大爭議的文化問題。不得不說,這是中國在遭遇千年未有之變局的過程中,遭受西方文化全面侵襲之後,留下的後遺症之一。
  百年來,中國的知識精英受西方中心論和歷史進化論的影響,仍然持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或偏見:傳統中國一直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,文化很落後,歷史很黑暗,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化轉型的巨大障礙,中國要實現現代化,還要繼續啟蒙、告別傳統。由此導致當下很多知識精英心態自卑,主動拋棄自家衣冠,自賤卻做自得狀,可鄙復可憐。
  文化是國家精神的集中體現,是民族復興的標誌,衣冠具有最鮮明的文化象徵意義。《國語》雲:“服者,心之文也。”穿著何種服裝,就體現何種心境。因衣冠具有民族文化身份識別功能,可促進文化認同,所以唐代孔穎達有“中國有禮儀之大,故稱夏;有服章之美,謂之華”的說法。茲事體大,故而,古今中外的重大國際外交場合,各國俱高度重視如何著裝。
  探索中國傳統特色學位服和畢業典禮,江蘇師大等高校的做法值得肯定和稱贊。在穿越了百年曆史文化迷霧之後,我們應該認識到,斬斷本國傳統,於理不通,於情不合,於國不利,亟需徹底反省、撥亂反正。
  文/杜吹劍  (原標題:創設傳統中式學位服,合情合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g62qgrmb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